广东在推进高质量发展,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方面取得哪些成效?近日,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上,记者了解到,自去年5月,省委、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贸易高质量发展大会,通盘谋划广东省贸易高质量发展工作。
数据显示,广东省全省外贸进出口从2016年的6.3万亿元相继迈上7万亿元、8万亿元大台阶,实际外资从1300亿元突破到1800亿元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.5万亿元跃升上4万亿元台阶。特别是2021年,三大指标创下历史新高、实现快速增长,进出口达8.27万亿元、一年净增1.2万亿元、增速达16.7%,实际外资1840亿元、增长13.8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.4万亿元、增长9.9%。
南沙港码头。广州日报资料图
跨境电商综试区全省21个市全覆盖
总数居全国第一
广东省是如何做好贸易高质量发展工作的?
据广东省商务厅党组书记、厅长张劲松介绍,一是把握大局大势,抢占发展先机。实施数字贸易工程,成功争取国家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首个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,推动数字技术向贸易全链条渗透。培育数字服务贸易,累计建成数字服务出口基地7个。2021年全省数字贸易进出口812.3亿美元、增长22.7%。实施贸易新业态工程,成功实现跨境电商综试区全省21个市全覆盖、总数居全国第一,推动跨境电商制度创新、业态创新和集聚发展,累计建成全省海外仓超300个、面积超200万平方米,开展市场采购贸易创新提升专项行动,探索发展离岸贸易,建设全球优品等国际中转项目。全省跨境电商、市场采购规模双双突破3000亿元。
二是内外双向发力,巩固市场优势。广东实施展会提升工程,创新协同举办第130届广交会,首次线上线下融合办展和举办国家级论坛,累计60万人次进馆,采购商数量稳步增长,来源地之广再创新高。同时,加快推动高交会、文博会、加博会、海丝博览会等向全球区域性高端展会转型升级。此外,广东还实施粤贸全球品牌工程,围绕“双百双万”目标,举办“粤贸全球”展会154场,举办“粤贸全国”活动110场,累计带动4.3万家次广东企业参展,助力消费电子、智能家电、纺织服装、灯饰照明等广东优势产品打开国内外销路、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滑切换。
广交会展馆。广州日报资料图
三是强化枢纽功能,提升资源配置能力。在重大贸易平台工程方面,广州南沙获批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,飞机租赁等6个百亿元级进口平台启动建设。加快经开区、海关特殊监管区向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和北部生态区布局。累计建成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47个,覆盖我省新一代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纺织服装、家具灯饰等传统优势产业。此外,广东还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工程,其中,广州成功入选国家首批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名单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万亿元。支持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,布局建设珠海、汕头、佛山、韶关、东莞、湛江等6个区域消费中心城市,打造一批示范特色步行街和商圈。
四是提升产业支撑,稳定产业链供应链。实施产业链招商工程,创新举办“十四五”期间广东省与跨国企业合作发展座谈会、跨国公司投资广东年会等重大招商活动,签约投资总额超4000亿元。围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,构建产业数据图谱,大力推动内外资上下游配套和协同发展。年到资1亿美元以上外资大项目五年累计218个,埃克森美孚、巴斯夫等超百亿美元外资大项目落户广东。此外,广东还实施贸易龙头企业工程,修订实施鼓励跨国公司设立总部型企业办法,招引培育一批贸易型总部。做强大型外贸骨干企业,培育首批20家加工贸易龙头企业,2021年外贸百强进出口超2.8万亿元。
五是优化营商环境,提升国际竞争力。广东实施通关便利化改革工程,全面推广“两步申报”“提前申报”“船边直提”“抵港直装”等模式,深化粤港澳大湾区“组合港”改革,2021年全省进口、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较2017年压缩81%和94%,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主要业务应用率达到100%。此外,广东通过实施贸易金融创新工程,推动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扩容,探索开展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。2021年出口信用保险规模超7000亿元。
自贸试验区各项经济指标保持前列
据悉,广东省商务厅以“双区”建设和横琴、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为牵引,扎实推动广东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发展。截至目前,累计形成584项改革创新成果,其中41项全国首创。
落实国家部署,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缩减至27项,实现制造业条目清零。下放三批134项省级管理权限,实现“应放尽放”。开展大湾区“跨境理财通”、港澳代理见证开立内地银行账户等业务,推行粤港澳“三地车险一地投保”。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孵化港澳项目1008个,成为港澳青年内地创业首选地。各项经济指标保持在全国自贸试验区前列,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成型,南沙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,汽车产业集群产值突破千亿元,成功引进217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。
前海综保区。广州日报资料图
近五年实施的重大项目超过5000项
据了解,广东近五年编制实施的重大项目超过5000项,完成投资超过4万亿元,谋划建设了中委广东石化、埃克森美孚、巴斯夫等超百亿美元的重大产业项目。编制“十四五”规划时,全省聚焦新型基础设施、重大产业集群、新型城镇化和区域融合发展等事关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,谋划安排了103项重大项目工程包。
大力推进项目建设,累计获得专项债券额度在全国居于前列。推动了一批批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建设,如港珠澳大桥、广深港高铁、赣深高铁建成通车,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、服务全国、连通世界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,经济发展的“血脉”流通更加畅顺,广东服务全国、走向世界的通道更加畅顺。
11家国家高新区进入全国100强
据介绍,目前广东共有国家高新区14家,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2021年最新排名显示,有11家国家高新区进入全国100强,其中深圳排名第2、广州排名第4,广东是唯一在全国10强和30强都最多的省份。
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,广东省(依托高新区)建成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17个、国家火炬特色基地27个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1个,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12个。广东10家省实验室均在高新区布局,全省277家新型研发机构有一半落户在高新区内,高新区承载了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上近2/3的重点创新平台,国家级孵化器在国家高新区内实现全覆盖。
全部工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一
记者了解到,2021年,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4.5万亿元,位居全国第一,约占全国的八分之一。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、5G基站、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跨行业跨领域平台、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。广东省获批建设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,并列全国第一,累计建设33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。20个集群增加值约占GDP近四成。培育40家企业成为“全国质量标杆”。
2021年,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49069.97亿元,同比增长8.3%,成为推动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和着力点。“十大”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稳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,“十大”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,引领带动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。
五年来全省城镇新增就业超过700万人
五年来,全省城镇新增就业超过700万人、占全国1/10,城镇调查失业率年度平均控制在5.5%以内,促进创业70.67万人次。高质量推进“粤菜师傅”“广东技工”“南粤家政”三项工程,累计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657万人次,逐步形成以技能促就业、以就业促增收的良性循环。基本建成以粤港澳大湾区(广东)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龙头的“1+12+N”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体系,累计孵化港澳项目2394个、吸纳港澳青年就业3455人。在珠海(横琴)和广州(琶洲)设立速调快裁服务站,广州、深圳、珠海等地试点聘任港澳籍仲裁员30名、调解员14名。全省人社行政许可事项100%实现全流程网办,181项高频服务实现“指尖办”,社保卡持卡1.17亿人。
广东省养老、失业、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累计1.55亿人次,社保基金累计结余1.59万亿元,各类社保待遇逐年稳步提升。此外,出台完善我省港澳台居民养老保险措施意见,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、失业、工伤保险累计27.92万人次。
据悉,粤港澳大湾区(广东)人才港今年3月正式开港,实现服务、交流、展示、创新四大功能“一站式”服务。省9个部门联合出台推进大湾区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认可实施方案,已实现8个专业领域超过3000名港澳专业人才在大湾区内地执业。
文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 许晓芳
广州日报·新花城编辑 林传凌
全国免费热线:4006258268